川渝都是“熟”人。火热的不只是天气,还有川剧。9月1日,《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共34条,以非遗法为主要依据,遵循“少而精”“小快灵”的立法思路和模式,从多个方面对川剧的保护传承作出规定,营造有利于川剧“活起来、亮起来、传下去”的法治环境。
川剧的腰杆,硬了!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川剧传承发展面临较大危机。基层院团濒临消亡、人才队伍流失、演出创收入不敷出等挑战接连出现,川渝地区能独立上演大戏的专业川剧团也在日趋减少。
随着《条例》施行,川剧这一巴蜀文化“活化石”,继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川剧”口号之后,从制度层面迎来发展机遇的又一里程碑,为川剧振兴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条例》的34条内容,涉及川剧的表演、保护、传承、普及等方方面面,直击川剧面临的难题与壁垒。明确政府在川剧保护传承中的角色,包括财政投入、设施建设、人才培育等。其中“将川剧保护传承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强力安定川剧人心态。川剧振兴,有了“底气”。
川剧《梦回东坡》
今后,经典剧目将有望重现江湖。川剧广为人知的有变脸、吐火等绝活,不为人知的还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6000余个,以《黄袍记》《九龙柱》《幽闺记》《春秋配》《东窗修本》《五子告母》《神农涧》《情探》等为代表,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条例》规定,将组织对濒临失传的经典传统剧目、曲牌进行记录整理和复排演出。致敬经典,传承名剧,指日可待。
今后,看川剧可能不只在舞台。《条例》中提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应当免费或者优惠为川剧表演、传承、普及等公益性活动提供场地。今后,欣赏川剧可以在体育场(馆)、美术馆、名人故居……下班路上、上学途中,遇到高腔,遇到变脸,或者一段幽幽川腔胡琴,都会只道是寻常。川剧还被纳入美育教育体系,孩子们向往的研学游将有川剧这一门“新课”。
今后,传承将走出更多元的步伐。“以师带徒”是传统川剧的教育方式,现代艺术人才传承需要科学技术的注入,正如奥运健儿超越极限背后,藏有数据定制训练和虚拟现实模拟对手。《条例》中支持艺术类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开设与川剧艺术表演、艺术创作、艺术管理和技术保障等相关的专业,完善川剧相关人才培养体系。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今后,数字赋能川剧“云”发展。《条例》鼓励川剧艺术表演团体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制作适合网络观演的川剧剧目、动漫、影视剧和短视频等优秀作品,提高网络生产、传播、营销能力,培育发展网络演播新业态。这是互联网时代,川剧人的必修课。在此之前,相关尝试和探索一直在继续:2022年9月1日,由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领衔主演的川剧《草鞋县令》,线下演出+线上直播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决赛现场,收获逾734万人次云端观演。
放眼全国,以“法治”力量助推传统戏曲发展,其他剧种已经开始享受“红利”。秦腔,因为有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如今弦歌不辍:总投资1.47亿元的宝鸡秦腔博物馆开门迎客,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 ;非遗旅游演艺《大秦腔》,通过“非遗+演艺”“非遗+餐饮”“非遗+研学”等创新模式,赋予秦腔全新生命力。昆曲一片姹紫嫣红:园林版浸入式昆曲《浮生六记》在苏州沧浪亭上演,被誉为“昆曲演出中的爱马仕”;《牡丹亭》《桃花扇》等经典剧目,一戏两看成常态。
川剧的观众,一直都在。四川籍作家李劼人、巴金、沙汀、马识途等都是川剧粉儿。李劼人的长篇小说“大河三部曲”堪称“小说的晚清川剧史”。其中《死水微澜》被改编为川剧,唱出中日甲午战争后川西坝子底层人民的挣扎;巴金视川剧为“乡音”,在《成都日记》中,他记录自己痴爱川剧,几乎两三天看一次。
当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风靡20年演出近400场,场场爆满;当越剧《新龙门客栈》沉浸式表演火出圈,陈丽君的爆火成为“现象级”,川剧粉儿也没断档:《梦回东坡》赢得“00后”大学生的青睐,一路随行;川剧戏歌,余音绕梁;《大千世界》元素跃入XR创意世界;三花川剧团用短视频让观众种草,从濒临倒闭到迎来新生。
保护、传承、发展是三篇大文章,《条例》实施,立法到位,落实才是硬道理。川剧人,锣鼓已响,上台喽!